2025年10月31日,我国首个《商用智能炒菜机》国家标准(GB/T 46718-2025)正式发布,将于2026年11月1日起实施。该标准由深圳鸿博智成科技有限公司牵头,联合北京市服务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、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等34家单位共同起草,标志着我国商用智能炒菜机行业从“野蛮生长”迈入“标准化、规范化”发展的新阶段。
来源:全国标准信息公开服务平台
行业快速发展催生标准需求
随着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,商用智能炒菜机在连锁餐饮、企事业单位食堂、学校、医院等团餐场景中广泛应用,显著提升了餐饮服务的效率与品质。然而,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,也暴露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、性能指标不统一、安全规范缺失等问题,制约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。制定统一、权威的国家标准,成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。
系统规范产品全流程,明确核心性能指标
《商用智能炒菜机》国家标准系统性地规定了产品的术语定义、分类方式、技术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以及标志、包装、运输和贮存等全流程内容。标准特别对温控精度、翻炒均匀性、油烟控制、防水等级等核心性能指标作出明确界定,并对互联互通、软硬件兼容性及智能化水平提出了评价方法,为企业产品研发、生产制造与质量检测提供了统一、科学的技术依据。
鸿博智成技术筑基,引领标准制定
作为该国家标准的主要牵头起草单位,深圳鸿博智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、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,同时也是国标委服务机器人专项组成员单位。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,始终专注于AI智慧饮食科技的研发与应用,在高精度温控、多样化烹饪模式、菜品标准化等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,拥有逾百项国家专利。
鸿博智成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军队、央企、医院、学校、政府机关及社会餐饮等多种复杂场景。
标准实施推动行业洗牌,智能化未来可期
业内统计显示,2022年我国商用智能炒菜机行业年产值已超过10亿元,相关企业超百家。国家标准的发布,为企业生产、监管执法和采购选型提供了明确依据,将有力促进行业从价格战、同质化竞争转向以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为核心的良性发展轨道。
随着标准的落地,不符合规范的产品将逐步被市场淘汰,优质企业将凭借技术实力赢得更大发展空间。鸿博智成表示,未来将继续深耕中餐标准化与智能化,融合AI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,推动团餐行业实现降本增效、营养优化与管理透明,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国智能烹饪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。